首页>检索页>当前

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10月26日至27日,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在北京举行初赛。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等院校,以及松延动力、加速进化等企业的共14支赛队,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人机思辨”对决。

大赛首创“人机协同—人机对抗——机机对决”的三层进阶赛制。初赛阶段,各队由人类辩手与自家机器人搭档出战,围绕一系列兼具前瞻性与思辨性的科技伦理与社会议题展开激烈辩论。辩题涵盖“大学生应用AI学习的利弊”“脑机接口技术的社会影响”以及“平台经济监管与自由竞争”等数字时代的核心争议。赛场上,机器人辩手或对答如流,或经过“深思熟虑”后娓娓道来,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复杂逻辑构建和语言表达上的能力。评委团则从逻辑性、语言表现力、多模态交互、技能展示和临场应变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判。

“我们用了2个月时间,通过语义训练、对话算法的持续迭代以及引入关键词交互策略等方法,系统性地提升机器人的对话表现。”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朱俊松在分享参赛准备时介绍,这一过程既充满了技术攻关的艰辛,也体现了人机协同探索的乐趣。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荣誉会长陶元兴表示,本届大赛是尖端技术的“试金石”,考验的是机器对自然语言的深度理解、知识整合与逻辑构建能力,目标是打磨人工智能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在科普与产业推广层面,主办方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云泽教授认为,大赛是一场“全民性的科技启蒙运动”,既能激发社会对科技的热情,也有助于汇聚产业机遇、吸引国际人才,助力我国抢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

随着初赛落幕,晋级队伍将继续在复赛和决赛中,向着更高阶的“人机对抗”与纯“机机对决”挑战进发,持续探索智能体认知与交互能力的边界。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